第(2/3)页 他信奉的孔孟之道,乃是“民为重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。 无论谁当皇帝都不重要,只要能将天下治理好,能让百姓安居乐业,徐修就愿意支持。 他曾做过顾骁野的老师,虽然时间很短,不过小半年而已,但顾骁野对他的才学见地,深感佩服。 书里顾骁野登基为帝后,第一时间就给徐修送来信函,请他去京都任职。 但徐修拒绝了,一来不愿掺和京都那趟混水,二来对这个有着“弑父篡位”之名的昔日学生,抱了几分审视和敬而远之的态度,也有意想要看看,他是否能做一个好皇帝。 顾骁野对他的拒绝,不以为意,反而仍是恩重有加。 徐修算是屈指可数的,能让顾骁野以礼待之的人。 可就是这样一个被顾骁野看重的人,在书里后来两次领兵对抗顾骁野。 一次是在各地诸侯纷纷起兵之时,另一次,是在顾骁野已平定天下,层出不穷的暴君之举令举国上下惶恐不安之际。 徐修两次起兵,尤其是第二次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其根本原因,是他对顾骁野彻底失望,不认为他能做个治国安邦的好皇帝,所以哪怕明知必死,也断然举兵。 第一次起兵,顾骁野饶了他。 第二次,他却再没能那般好运,自己被凌迟处死不说,满门九族也遭诛杀。 对徐修这样胸怀天下生民为大义从容赴死的人,许落心里是尊敬的。 因此,她不免就透过车帘一角,多瞧了徐修好几眼。 这会儿,徐修和他的几十个侍卫,正奉上践行酒,请顾骁野与那些锦衣卫相饮。 一个侍卫捧着装了酒壶酒杯的托盘,走到马车跟前,客气殷勤地为看守马车的锦衣卫倒酒。 这些锦衣卫本来是不愿喝的。 但,连顾骁野都喝了徐修的践行酒,这酒也不过一小杯,聊表践行之意而已,这些锦衣卫们自然也不好拒绝,微一迟疑,也都各自饮下了。 这捧着托盘的侍卫,面带笑容地看着锦衣卫满饮此杯,不经意地朝着许落的方向看过来。 许落透过车帘正往外看,一时来不及收回视线,正正和那侍卫的目光对了个正着。 不知怎么回事,她感觉那侍卫的眼神,有几分……意味深长? 可这侍卫分明眼生得很,许落确信自己从未见过他。 她不由疑惑地看了眼那侍卫,那侍卫却很快收回视线,捧着托盘若无其事地走回了徐修身后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