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永乐五年冬,江阴侯吴高上奏:沿边草盛,欲焚之。 朱棣下旨:最当第虑,旁近未知,或生疑怪。且巡微军马仓猝难避,屯堡房舍将有所损,须预报之使备... 自永乐之后,烧荒行动成了大明边军的秋冬主要任务之一。 随着时间的推移,大明边军深入的距离越来越远,甚至能达到三五百里。 烧荒是一门运气很大的技术活。 要知道草原上的草并不是一把火就能全部点燃。 很多草地是一小片一小片的,各片之间由于地形或者水源的原因并不相连。 所以想要放火烧掉整个草原,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。 首先要找到那些容易燃烧的草甸子,然后用干草或者油脂等易燃物将它们连接起来,最后再点燃火源。这样才能让火势蔓延,造成最大的破坏。 这是在没人干扰的情况下,若是深入草原,只用这种办法就行不通了。 大明边军的做法是出塞三五百里,然后兵分两路。 一路为哨探,负责观察敌人动向,防止遭到蒙古骑兵的偷袭。 另一路为放火兵,负责烧草。 他们一边烧草,一边往长城附近撤退。 烧的时候会故意遗漏一些草地,造成没烧干净的假象。 蒙古人的战马一旦食用这些草,就会被明军下的毒药毒死(马食草即毙)。 之所以说烧荒需要运气,是因为草原上的风向变化非常快, 前一刻还是北风,下一刻就可能变成了西北风,或者由于地形的原因变成西风。 稍有不慎,烧荒的士兵就会被火势包围。 另外当风特别大时,被点燃的杂草会被风势带到烧荒明军的退路上,导致被火势包围,发生意外。